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

二百多年的村屋





    「羅屋」是一間位於柴灣區碩果僅存的客家村屋,因屋主姓羅而得名。羅屋約在 1736 - 1795 年間興建,距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。

    柴灣原有六個村落,但隨著市區的拓展而相繼消失。在 1989 年香港政府將羅屋列作法定古蹟,未跟隨發展而被清拆,因而得以保存下來,作為見證柴灣的歷史文物。




    羅屋是一間傳統客家民居,面積大約 120 方米。佈局左右對稱,中央正廳供奉祖先,兩側房間建有閣樓,廳外與大門之間有一天井,天井兩側建有廚房和雜物間。門外有一片禾坪,可作曬穀之用。





上︰用花崗石砌成的門框及門栓         下︰天井




上︰廂房及閣樓             下︰廂房的傢俱擺設






上︰擺放農具的另一間廂房            下︰石臼(舂米的工具




上︰廚房            下︰氣窗






資料內容部分來自香港歷史博物館網頁

相片拍自手機  Nokia N73






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

電信100年





    自1892 年電話發明人貝爾透過第一台電話說了一句「喂,芝加哥!」之後,相隔 19 年,中國也於 1911 年成功接通第一部電話機,明年更是第一部中國製造電話面世 100 周年的重要日子。

    透過這次「中國百周年電信展」,中國電信博物館首次外借 60 多件古今中外珍貴電信文物,包括文革期間中央領導人使用的電話機,以至香港人集體回憶的投幣電話等,讓中港兩 地市民一開眼界。


上述資料摘錄自【東方日報】

 

相片拍自手機 Nokia N73

 









 
下︰最早期的電話雛型複製品









 
下︰莫爾斯電報機




 

下︰20世紀30年代美國製間諜專用磁石電話機


下︰30年代磁石電話機
(由愛立信公司生產,外型經典,
後其被共電電話及東歐國家仿造。)



下︰30年代美國共電電話機

( 繼磁石電話後的第二代電話機,

由共電電話局提供電源的人工電話機。)





下︰在30年代英屬地區廣泛使用的 2A 自動電話機


下︰30年代美國流行的筆式電話撥號器


下︰1897年日本 OK1公司製造的自動電話


下︰40年代的流行電話 



下︰40年代蘇聯間諜專用電話機


下︰40年代捷克可攜式小型軍用電話機 






下︰1940年加爾文(摩托羅拉前身)


為美軍研製的 SCR536 型手提無線電對講機。




 

下︰60年代中國援越抗美時繳獲的美國軍用電話機

 
下︰30年代美商上海電話公司在上海發行的股票



下︰30年代(民國)國內使用的撥號自動電話


下︰ 60年代上海公用傳呼電話號簿


下︰傳呼電話牌。 〝傳〞代為轉告消息,

〝呼〞去叫被呼叫者前來親自接聽電話。



下︰60年代國產八一102 Z 型收發報話機


下︰文革期間中央領導人使用的電話機型(9.20


下︰70年代中國領導人使用的保密電話機 


下︰70年代集收聽、送話、錄音於一身的
 星火牌 5W3-1電晶體三用機。







下︰1976 年第 9 期的專業通信雜誌《無線電》


恰逢毛澤東主席逝世。



下︰80年國產錄音、收聽電話機 


下︰80年國產第二代錄音帶電話答錄機 


下︰90年國產工藝電話 


下︰80年代印尼無線電電話機 

 




下︰1900年曾在香港使用過的電話機 




下︰40年代英國統治香港時廣泛使用的 4A電話



下︰50年代生產的小型座枱電話 


下︰90年代香港生產的工藝電話 ~ 舞台皇后



 

下︰三十年前曾是身分象徵的 ~ 大哥大



華娃記憶所及,當時的大哥大售價為萬多元一部

通話費每分鐘約 $5元,如想擁有還雖落訂等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