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4月25日 星期日

金碧輝煌的祠堂






根據世界廖氏宗親網頁資料顯示,廖氏祖居汝南(河南

一帶),在晉朝末年的永嘉之亂、五胡亂華,使他們離開中

原的老家落籍於江南。到了唐朝末年的黃巢之亂,他們又輾

轉入閩,在福建各地繁衍成為龐大的家族。宋朝末年的蒙古

人南下,又迫使他們轉徙於廣東。



    新界五大族之一的廖族,其先祖仲傑公是上水廖族的開

基祖,在元朝(
1279 - 1368)時南遷廣東,初居屯門,再

遷深圳福田,最後才定居上水。
廖萬石堂是上水廖族最大的

祠堂,建於清乾隆十六年(
1751年)。「萬石」之名可追溯

至宋朝(
960 - 1279)。相傳廖族遠祖剛公及其四名兒子皆

為朝廷高官,每人俸祿各為二千石,五人合共一萬石。後人


為表彰顯,特將宗祠稱為「廖萬石堂」以作紀念。

「石」是古時度量衡的單位,1 石為 10 斗,1 斗約為

6 公斤。在歷史上度量衡器的標準是隨著時間、朝代而有很

大的改變,後來更有大、細斗之分。華娃只知陶淵明不為五

斗米薪俸而折腰,五斗米與二千石相差為四千倍,真是同人

唔同命。







上 ~ 下︰精美木雕





上 ~ 下︰前廳的擋中及正門的匾額







上︰擋中上的匾額(欽點兵部主政)    下︰大門上的門神





上 ~ 下︰前廳和擋中的背面



下︰中堂天井及牆上的壁畫及詩詞





上 ~ 下︰又名過廳的中堂





上 ~ 下︰中堂內雕刻精美的斗拱





上︰雕刻精美的斗拱     下︰中堂的擺設





上︰供奉祖先神位的後堂 ( 後廳 )      下︰後堂中廳





上 ~ 下︰攞放在後堂側翼用膠紙密封的花轎





上 ~ 下︰後堂側翼的牌匾









上︰後堂天井及牆上的壁畫         下︰祠堂外貌





上 ~ 下︰祠堂的背後



下︰2006 年舉行的 60 年一屆太平清醮時埋下的時間囊



下︰放在祠堂前的農具   (將穀種和穀殼分開的風櫃 )



下︰當時的先進滅火工具  敏捷水龍



下︰雖為正貨,但肯定未作專利註冊



下︰所餘無幾的古舊民居











下︰上水鄉老圍的圍門





上︰圍門門前       下︰圍門背後





上︰圍門外的土地及上面的大榕樹     下︰村外的社壇





上︰大榕樹下 ( 村民閒暇時的活動空間 )    下︰歲月的見証



根據鳳溪學校網誌資料顯示,廖族倡辦學校始於 1932年,

當時以廖萬石堂祖祠為校舍,開辦了鳳溪小學。直到 1974

年才遷往村外的新校舍,道別四十餘載之祖祠教室。現時

鳳溪學校包括有幼稚園、小學、中學及一所在 1996年獲

教育署批准開辦的鳳溪廖萬石堂中學。












資料部份來自世界廖氏宗親網頁及古物古蹟辦事處網頁,


相片拍自手機 Nokia N73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